NY_T 3305-2018 草原生态牧场管理技术规范
ID: |
ECE47BEA415C4D9000A61EF586A69342 |
文件大小(MB): |
0.87 |
页数: |
7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8-1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01,B40 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3305—2018,草原生态牧场管理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eco-ranch management,20187279 发布 2019-06-01 实施,二を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NY/T 3305—2018,—1—,刖 百,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4)归ロ,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邢旗、韩国栋、纪大才、闫晓红、赵萌莉、李治国、王瑞珍、赵和平、殷国梅、薛艳,林、王瑞峰、王忠武、陈翔、赵韦、刘亚玲、杨红艳、包乌云、张国栋、高旭,T,NY/T 3305—2018,草原生态牧场管理技术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草原生态牧场的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牧场管理、废弃物处理和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天然草原放牧为主的牧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劈川是必不利少的,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協瓶◎包,冃伊可籐:件,仅生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GB/T 27515天然割草地轮,GB/T 34755家庭牧场生定,NY/T,NY/T,NY/T,NY/T,635天然草地合,1176/ ク,123,13],NY 5032,3术语和定、,下列术语,3. 1,草原生态.,资源,4牧场环境质量要求、,注洛指标的相对值为评价区指标测定值占参照区相应指标测定值的比例。如:建群种相对重要值=(评价区重要,值/参照区重要值)X100%,序号,、卜评瀛蚤マ,指标要求,1 裸地所占比例,% <55,2 风蚀厚度,mm/年 ヌ^ V叶<5,3 表土有机质含量,g/ kg >10,4 土壤相对容重(。cm.20 cm的表层土壤) <1.4,5 水流痕迹所占比例,% <20,6 细沟所占比例,% <10,7 切沟所占比例,% <5,8 凋落物移动痕迹所占比例. % <50,9 建群种相对重要值,% >40,10 相对凋落物量,% >50,11 相对地上现存量,% >50,12 侵入种的重要值,% <30,1,NY/T 3305—2018,4.2 地表水环境质量应符合表2的要求,表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制,序号基本项目标准值,1 水温,七,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夏季周平均最大温升く 1,冬季周平均最大温降く2,2 pH (无量纲) 6.9,3 溶解氧,mg/L,4 高镒酸盐指数,mg/L く15,5 化学需氧量(COD), mg/L <40,6 5日生化需氧量(BODO,mg/L <10,7 氨氮(NH3 -N),mg/L く 2.0,8 总磷(以P计),mg/L <0. 2,9 总氮(湖、库,以N计),mg/L &2.0,10 铜,mg/L <1.0,11 锌,mg/ L <2.0,12 氟化物(以F-计),mg/L <1. 5,13 硒,mg/ L <0. 02,14 碑 9 mg/ L <0. 1,15 汞,mg/L <0. 001,16 镉,mg/L <0.01,17 铭(六价),mg/L <0. 1,18 铅,mg/L <0. 1,19 観化物,mg/L <0. 2,20 挥发酚,mg/L <0. 1,21 石油类,mg/L <1.0,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0. 3,23 硫化物,mg/L <1. 0,24 粪大肠菌群,个/L <40 000,4.3 牧场周围1km范围内无污染源,5基础设施,5. I棚圈应有较好的透光性能,易封闭,便于通风换气,5.2干草储藏设施宜选择向阳、避风良好、干燥、管理方便的地段,棚架结构敞开式或三面围墙、阳面,敞开,5. 3青贮设施地址宜选在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远离水源和污染源、取料方便的地方,釆用砌体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应坚固耐用、不透气、不积水,5.4牧场围栏建设宜按照NY/T 1237的规定执行,6牧场管理,6. 1草场利用,6. 1. !按草原面积、产草量、草地合理利用率、各季放牧天数等指标进行草畜平衡测算,方法应按照,NY/T 635的规定执行。载畜量参考值参见表A. 1,6. 1.2轮牧宜按照NY/T 1343的规定执行,休牧宜按照NY/T 1176的规定执行,6. 1.3打草场轮刈宜按照GB/T 27515的规定执行,2,NY/T 3305—2018,6.2畜群管理,6. 2. 1家畜宜暖季放牧、冷季舍饲或半舍饲为主,6.2. 2畜种的选择根据牧场所在地区气候、草原类型和饲草料资源等条件,选择适宜的家畜,6. 2.3按照饲养目的、家畜种类及生产周期优化畜群结构,并按性别、生产阶段分群饲养,具体方法按,照GB/T 34755的规定执行,6. 2.4家畜的固定或临时营地应设置在水源地500 m以外,6. 2.5家畜防疫应按照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6.2.6病畜应及时隔离、观察、治疗。疫病防治及病畜隔离区应设在生活区、养殖区的下风向,距离,300 m以上,6.3饲草料供给,6. 3. 1饲草料以天然打草场收获牧草为主,结合人工草地牧草和其他饲草料资源,6. 3. 2外源补给饲草料应按照NY 5032的规定执行,6.4环境管理,6. 4. I鼠虫害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6. 4.2水源地附近不可有生活性污染源,6. 4. 3饮水点在放牧地应均匀布置。布置距离应低于3. 2 kmo,7废弃物处理,7. 1圈舍中家……
……